第272章 三打一则战(1/1)

第272章 三打一则战

袁棘答道:“陛下。叶、姚二人还沒有传回消息。我朝与安南国交界处山势陡峭。地形复杂。倘若那侬复藏身于山中不出。就需要多等些时日了。”

“恩。不急。有了消息再上报于朕吧。”

“是。陛下。”

“好了。先生。去练武堂吧。君实。赵爱卿。你们两位有时间也要加强锻炼。身体可是。可是做事的本钱啊。”我差点说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了。如果真是那样。估计就要闹个大笑话了。

在古代。凡朝代更替。君主易姓。皆称为革命。

革命。我身为皇帝。还要革谁的命。我自己的吗。我不禁暗自笑了起來。

陆、赵二人行礼道:“臣等谨记陛下教诲。臣等告退。”

我点点头道:“先生、小七。我们也走吧。”

一路上。我边走边道:“先生。朕觉得自己的身体强壮了不少。冬天來了。也不觉得有多冷了。”

袁棘笑道:“陛下。这一年來的勤练。自是有效果的。”

“恩。先生。对于太祖长拳。太祖剑法。朕已经全部学会。而且颇有成效。无论是速度还是力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。至于那无影步。虽说记得很熟。但暂且见不到效果。后续。朕该如何修练。”

“陛下。今年还有二月有余。臣以为陛下还是以练习太祖长拳为主。至于明年的内容。臣还在思索中。”

“好。先练拳。其它的到明年再说。”

我们三人刚进入练武堂。就看见周公公急匆匆前來。

“官家。老奴奉全妃娘娘旨意。给官家送來些许点心。”

全玖知道我中午沒有吃饭。担心我空腹练武。便差人送來点心。我心里顿觉温暖。指了指门口的一张桌子道:“好。周公公。就放在这里吧。”

“是。官家。全妃娘娘让奴才转告官家。趁热吃。”

转天下午。狮峰商行门外。

张顺、张贵按照我留下的地址。准时來到商行。“大哥。你说这。这呼延公子会是何许人也。他怎么会。会让我们到这商行來面试。而不是去。去兵部衙门。”

“张贵。呼延公子是何许人我也不清楚。至少我觉得他沒有什么恶意。而且能为素不相识的我们治病。也算是颇有菩萨之心肠也。”

“这点倒是。我也。也觉得呼延公子是个好人。只是不知道他有。有何目的。”

张顺笑笑:“见了自然就会知道了。”

“两位。请问來此何事。”小四见到有人到來便上前问道。

“大哥。请问这里是狮峰商行吗。”

“是啊。你们是。”

张顺抱拳道:“在下张顺。这位是我兄弟。我们二人前來此处赴呼延公子之约。”

小四回礼道:“原來是张氏兄弟。公子已在楼上相候。请。”

“大哥。谢了。”

小四领着张顺二人來到楼上。在门前恭敬言道:“公子。张氏兄弟到了。”

“进來吧。”

小四推开房门。伸手对着张顺做了个手势。道。“请。”

“张顺给呼延公子、袁先生磕头行礼了。”张顺进屋后和张贵一同跪下道。

“起來吧。”

张顺起身后再次拜谢道:“张顺谢过呼延公子赠药治病之恩。也谢过袁先生对我张家的大恩大德。”

“举手之劳。何足挂齿。俗话说得好。相识即缘嘛。张顺。看上去气色好了不少。坐下吧。喝杯热茶。”

袁棘也道:“两位贤侄。不必言谢。请坐。”

两人坐下后。我指了指身旁的陆秀夫道:“张顺。这位是兵部的陆大人。也是此次朝廷招募将领的负责人。”

张顺听罢。忙又起身道:“两浙路安吉人氏张顺、张贵见过陆大人。”

陆秀夫点点头道:“本官陆秀夫。现于兵部任职。”

“好了。既然大家都认识了。就开始吧。”

“是。公子。”陆秀夫道。“张顺。张贵。先介绍下你们的经历。”

张顺道:“是。大人。在下张顺。今年三十一岁。自幼好读兵书谋略。十九岁时。获安吉县试第四名。取秀才功名。之后。历时五年。游学两浙、两广、福建等地。后來拜一位无名长者为师。学习过三年的行军布阵之道和自古以來的大战案例。师傅云游天下后。在下又一直在家潜心研究这些战例。直到近日听闻朝廷招募军中人才。才來此应征。”

陆秀夫道:“那就是说你沒有从军的经历了。”

“是。大人。”

按照今天的话來讲。就是说张顺沒有工作经验。

陆秀夫继续问道:“张顺。那就说说你师父教给你的内容吧。”

“大人。师傅主要传授给在下三方面的知识。首先是行军布阵之道。这一方面同兵书上的大同小异。第二是自古以來的各种案例的分析。师傅让我和他分别作为交战的双方。比如。在讲述三国时期官渡之战时。就让我先作为袁绍。后又作为曹操。从两者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官渡大战。第三就是讲述了应该如何获得战争的胜利。以及何时可战。何时该守。何时该退。”

张顺所说的第一点。第二点和军事大学的内容有相似之处。但第三点我倒是颇感兴趣。要取得胜利需要满足很多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。张顺还能够说出战和退的时机选择。很是不易。我正要开口问张顺时。听听陆秀夫道:“张顺。重点说说第三点。”

“大人。师傅言及。三打一则战。一打一则守。一打三则退。”

“三个对一个。”

“回大人。不是。师傅所言的三和一并非指单纯的兵力。而是指的‘天地人’三方面。也就是说在两军对战时。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优势则可战。为军之帅必须利用甚至是要创造出这三方面的优势。才能立于百战百胜之地。自古以來的著名大战中。以少胜多的案例层出不穷。这些案例中。其实是不能单从双方的兵力多少來分析的。更多的是要结合天时地利。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并不只是双方士卒的多寡。比如。一个樵夫出身的士兵在山林中就很容易击败一个不善山地的士兵。一名通水性的士兵在水中就很容易打败一名不会水的士兵。这就是天地人三者结合在一起。形成的便谓之为三。”

陆秀夫点点头道:“原來如此。你师父之言甚有道理。战场多变。有时一草一木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胜负。张顺。这次军中招募将领。最高职位是厢指挥使。如果让你担任临安战区的厢指挥使。你会怎么做。”

张顺想了想道:“临安战区是新成立的。其兵源來自原來的禁军和民间招募的新人。所以首要任务是练兵练将。任何一支部队的灵魂都在于这支部队的指挥者。所以要将指挥者的思想传达给整个指挥体系。比如。指挥使是头狼。那就要求整个指挥系统都要有狼性。一名步军不会是一名马军的对手。但成队的步军就不一定了。这就要让指挥者明白三和一的道理。当然。将士的基本素质是必须要达到要求的。在下认为。在不考虑蒙古马匹的前提下。在同等的步战中。要做到和蒙古士卒的军力持平。”

“恩。张顺。这第一点本官明白。你继续。”

“是。大人。”张顺接着道。“第二点是队伍的融合。一个厢有一万多人。可能会由一半新兵、一半禁军组成。这就要求所有人员必须接受新战区的一统。哪怕是思想意识。也要做到一致。那就是说在这一厢中。沒有禁军。沒有新兵。只有临安战区里的这一厢。第三就要看临安战区将來的作战意图了。是进攻还是防御。但不管是哪样。只要这一厢的将士能够做到前面两点。就能适应任何战场。”

“最后一个问題。张顺。本官问你。如果你是蒙古人。会选择哪里作为攻击点。如果你是宋人。你又会怎样选择北伐的路线。”

“大人。在下无论是宋人还是蒙古人。都会选择以多路进攻为辅。突出重点为主的方式。也就是说边关的四大战区都有可能成为攻击的区域。不过。在下对于目前双方军队的情形并不十分了解。所以暂时无法判断出重点的攻击目标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。我军的水师力量远强于对方。因此。从海路北上是必须要有的。”

“恩。张顺。你暂且休息下。张贵。你來。”

张贵的言语虽然还是有些结巴。但意思表达得十分清楚:“大人。在下通晓武艺和潜水。随同大哥也和师傅学习了三年的兵法。按照师傅的说法。大哥可为帅。在下只可为将也。”

“张贵。别乱说。”

“大哥。我说的是。是实话啊。当日先生离去时就。就是这般说道的。”

陆秀夫笑道:“无妨。张贵乃是直性之人。只要是实话。本官都可以接受的。”

张贵也咧嘴笑道:“大人。这当然是实话。大哥。你看人家陆大人。哪像你。总是自行谦虚。”张贵之言也引得我哈哈笑起來:“本公子也相信张贵说的是实话。”

“还是呼延公子了。了解我。”

我略略颌首道:“张顺。你说的三和一。我也觉得颇为精辟。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实和势。实是实力的实。势则是指势力的势。”

此章加到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