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0章 异地安置之策(四)(1/1)

说到这里,崔文卿端起案上茶盏猛吞一大口,也不停顿歇息,继续言道:“再说第三点,安置点安全问题。的确,就目前形势看来,辽国西夏对我朝均是虎视眈眈,而振武军所领的这四州,更是首当其冲,若不能想得万全之法,那我们这些安置点在辽国西夏的眼中,无异于是一块块肥肉,足让人垂涎三尺。”

“故此,若要维系四州稳定,只得加强军力,第一,振武军可适当增加兵员人数,当然,这必须得到朝廷的同意;第二,可在灾民中挑选出精壮男子,编为厢军之内,平日劳作战事操练,到得外敌入侵之时,厢军便可整体编入振武军当中,在折大都督的领导之下,抵御外敌。”

既然干脆利落,又简单明了的解释完丰州刺史所提出的三个难点问题,崔文卿环顾左右,笑问道:“不知诸位刺史还有什么问题,可说出来一并让在下解答。”

事关切身福祉利益,刺史们自然不会客气。

紧接着,几位刺史又询问了崔文卿几个问题,崔文卿都是一一作出了合理的解释,即便是存在争议,也群策群力的想点子,谋办法,议论到酣处,几人就连午膳也是在中军大帐内草草解决。

待到黄昏时刻,商议结束,刺史们再无疑问,全都露出了满意之色,气氛也渐渐活跃了起来。

见状,折昭微笑总结道:“那好,既然大家都对异地安置之策清楚明白,那这次议事就此结束,若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,尽可下来之后询问崔行长以及本帅,还是那句话,这次异地安置之策关系甚大,请诸公务必戮力同心,共谋大事,不辜负朝廷以及官家对我们的期待,更不辜负千里昭昭远道而来的灾民们。”

“诺!”所有人同时起身抱拳,犹如将军般赳赳领命了。

是夜,崔文卿和折昭均没有返回府谷县,而是就在振武军中军大营歇息。

夏日天长,用罢晚膳不过黄昏,崔文卿折昭两人骑马出了军营,一并朝着军营外的小山飞驰而去。

这段时间,崔文卿常常骑马,马术日渐精湛,跟随折昭飞马出营竟是速度不减。

折昭美目斜睨了跟在她身后的崔文卿一眼,忽地玩心大起,双腿猛然一夹马腹,胯下白马一声短嘶,好象感觉到主人的心意似的,猛然加速,激扬而起的尘土直扑了崔文卿一脸。

“擦!这小妞儿当真是太可恶了!”崔文卿暗骂一声,自然不肯服输,脚跟用力一磕马腹,那匹赤红色的骏马一声短促嘶鸣,骤然大展四蹄,箭一般直追折昭的白马,贴着茫茫苇草几乎快要飞了起来。

一白一红两马你追我赶,速度飞快,待到冲上那片舒缓的小山坡,折昭这才驻马而立,回望着紧随而至,正在勒马的崔文卿,嫣然微笑道:“夫君的马术进展不错哦。”

“那是,你也不看看我……哎哟……”一言未了,正准备自吹自擂一番的崔文卿却没有防备到胯下骏马人立而起,几乎被掀下了马背,还好手忙脚乱的紧紧抓住马缰,方才避免跌马出丑。

见状,折昭忍不住笑出声来,娇俏的橫了他一眼,笑言道:“刚夸了你一句你就不行了,还是下马吧。”说完,已是当先翻下了马背。

崔文卿尴尬的摸了摸鼻头,也是利索下马,与她同站在山坡之上,望着远方天际发呆。

此际,苍翠青山吻住了半边红日,晚霞彤云飞金流彩,山风轻轻吹拂而过,带动野草野花摇曳不止,一片清凉。

而山脚下的片片军营炊烟袅袅,战旗猎猎,萧萧马鸣,恍若与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了一起,成为了不可分割开来的美景。

见状,崔文卿大觉心旷神怡,不禁深深的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新的空气,大感日子的舒坦美好。

古代的生活算不得多姿多彩,甚至还略显简单悠闲,然在他眼中,也别具一番风味。

特别是远离了以前生活在大城市时那种节奏较快,勾心斗角的生活,变作现在这般懒散悠闲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崔文卿觉得也不枉自己来这莫名时空走上一遭了。

如果能够像那些古书中的魏晋隐士那般,娶上几个姿容绝色的美妾,盖上一间不大不小的房舍,醉卧山泉之畔放声长歌,谈笑皆鸿儒,往来无白丁,那这种日子真的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了。

正在他悠然神思之际,折昭的声音忽地打断了他的思路:“相公,你在想什么?”

崔文卿微微一愣,恍然回神,正欲对折昭说出自己刚才的一番想法,不意伊人却是嫣然一笑,自顾自地的言道:“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,你肯定也在思忖今日在大帐中所言的那些涉及异地安置之策的大事,若咱们真的能够将江南路的灾民平安而又顺利的安置下来,振武军所领的这四州不管是农业还是经济都会更加发达,相信不久的将来,无数田舍将会蓬勃兴建,座座新城更会拔地而起,只要我们振武军能够好好守护四州,这里一定不会比中原差上多少。”

说完之后,折昭满心喜悦之色,回眸风情万种的横了崔文卿一眼,轻轻言道:“相公,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,大功无以为报,我也只有代振武军以及四州的百姓,对你真诚的道一声谢谢。”

一席话听罢,崔文卿却是哑然失笑。

要说刚才他可是想得为风花雪月,没想到在折昭这妞儿的眼中,自己却完全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形象。

看来不知不觉中,他的形象已是逐渐伟岸高大了起来,就连堂堂振武军大都督折昭,也不吝褒奖之词啊。

不过就实而论,他自己也只是提建议,出主意而已,异地安置之策真正要落实下去,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得靠折昭以及这些州郡的官员们。

特别是折昭。

尽管乃是统领一军的大都督,但说到底,究其实也不过是一个二八年华的妙龄女郎。

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要接收这么多的灾民,也不知她是否忙得过来。

想到这里,崔文卿不禁涌出了一丝担忧之情。

此章加到书签